【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第3期】陈虹:育人弘道,深耕不辍

作者:2023/06/01 10:46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及学校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太阳娱乐娱城官网8722深入挖掘师德师风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导师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人物简介】 

陈虹,男,湖北省仙桃市人。1995年毕业于原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原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太阳娱乐娱城官网8722民商法专业博士学位。自1998年至今任教于太阳娱乐娱城官网8722法学院经济法系,担任经济法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经济法学、环境法学的教学与实践,研究方向与兴趣主要侧重于经济法、环境法等。曾主持或参与一系列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以及湖北省重大科研课题,独著《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法律实现机制研究》,合著《经济法原论》《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等著作,参与编撰《财税法学》《竞争法学》等各层次教材,并发表论文若干,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德育师门植根铸魂

如果说法硕教育是培育法律人才的标准化“车间”,那么在既定统一的生产模式之下产出的只能是“标准件”,然而正如市场青睐特色,消费者追逐个性,学生们要如何才能在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陈虹老师说道:“在‘流水线’上打上导师和同门的烙印,打上专业的烙印是很重要的。”“如何体现出个性,导师的影响很大。”对于具体如何做,陈虹老师亦有丰富经验,“首要的就是要在导师和学生们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体’,它既是一个师门的共同体,也是一个事业的共同体法律的共同体”。

对于许多刚刚步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对学业和就业的未来感到迷茫,并试图找寻人生的意义。面对种种疑惑和不安,师门则能为他们提供指引。陈虹老师会邀请优秀的师兄师姐来分享个人事迹,这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习、就业上的经验技巧,更是通过自身经历来帮助师弟师妹们去解开内心的困惑,更早更快得发现人生意义之所在。正如陈虹老师所说:我们为同学们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或者技能层面上的东西,还有意义的发现和个人的重新塑造、定位。这一点是我们很多老师可能会忽视的东西。”正是陈虹老师的人文关切赋予了师生关系以温暖的内涵,让学生们倍受鼓舞

除了发挥师门对于意义发现的作用,陈虹老师同样注重学生个人同师门共同体的连接问题,这种连接是学生主动与共同体之内的人和事建立起的一种紧密关联。“对导师的连接,对同门的连接,包括对很多课程的连接,是很多同学积蓄能量,充实自己专业技能,塑造价值观,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源。”陈虹老师在师门内建立起了分享机制,要求毕业的师兄师姐经常给师弟师妹们提供关于求学,实习,就业等各种资源,同时也包括一些经验的分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日渐深入的交流联络增强了彼此的联系,也让师门成为学生们情感的寄身之处,相互的依赖和共同的归属感将学生们团结凝聚在师门之下。渐渐的这个师门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虹门

在陈虹老师看来,克服共同的困难和焦虑也应当成为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如今的社会,内卷成为主流,焦虑已是常态。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共同体的建设来努力克服焦虑,尤其作为一个法律共同体,我们可以在可触及的领域寻求疏解的途径。陈虹老师诚恳地说: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太多其他的事,但是怎么带好自己的学生,怎么克服学业的困难,怎么克服教学的问题,如何进行实习工作的选择等等,我们的共同体会提供很多种方法和帮助。

陈虹老师坚信教育有着推动灵魂的作用,“虹门”的存在既能帮助学生发现意义,又能增加彼此的连接,它既是学术之灯塔,也是心灵之港湾。一代代“虹门”延续,一代代精神传承,陈虹老师始终要求在共同体内传播正能量,以积极的姿态去应对未知的挑战。

砥砺深耕教亦有道

著名的教育学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是人类思想、知识和价值的最重要的传递者。从事教师职业二十余年,陈虹老师最为感叹的是,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自己也慢慢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教育理论,他称之为“两个转型”和“三个模型”的理念。

对于法律专业研究生的成长之路,陈虹老师强调学生要向法律人和社会人转型,前者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后者注重内心和情感的锤炼。作为法律人,法学知识和法律条文是日新月异,迟早会过时的,法律人穿越历史周期的关键在于面向未来的批判性思维。《尚书》中说到“知易行难”,强调将道理付诸实践的困难。但陈虹老师认为行难知亦难,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多在于思维认知的不同。因此,他鼓励学生在青年时代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在经典阅读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思维,在书山学海中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经典的兴趣,陈虹老师定期会举办“虹门”读书会,花一整天时间带着学生读经典,品名著,练思维。“好读书”成为“虹门”学生身上重要的烙印,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是成为他们在社会中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针对行难,陈虹老师提出社会实践是解决眼高手低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高质量的实习经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法律人的职场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简历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他总是为学生各方奔走,联系校友资源,将学生们推荐到高平台的实习单位,锻炼他们的专业实务能力。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尽管单纯美好,但学生总要从校园走向社会;社会是一座大熔炉,情况复杂,竞争残酷,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意志。陈虹老师特别注意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各种节日和师门聚会中训练学生的人情世故和职场礼仪,告诉学生要照顾女性、尊重师长,在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虹门”读书会

模型在近代物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玻尔的原子模型,它是经验到理论的一次飞跃,也是系统性思维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二十多年从教经验的总结,陈虹老师凝练出法学生培养的三个理论模型,对新时代法学教育有着重要启迪。首先,从法学院到法院,由理论学习到司法实践,法学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法律知识分为两类,一是纯粹的知识理性,二是实践理性,前者是法学生学习的法学理论、制度、体系和原则;后者是将法律条文通过司法实践变成现实法的过程。陈虹老师鼓励自己的学生通过法院和律所的实习,去领悟司法实践中的隐性知识,尽快学会解决理论与实践冲突的方法,以便毕业时能够快速融入单位,在职场上先人一步。第二个模型是从输出端倒逼输入的主动学习模式,他谈到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跟信息太多、知识太少的互联网时代背景有关,学生们缺乏体系化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针对这一点,陈虹老师高度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组队做课堂展示,在任务倒逼下,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进而弥补知识的缺陷,这比教师的灌输效果好得多。在这个过程,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语言表达等重要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个模型是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规划自己,穿越周期。他特别推崇张磊的著作《价值》,作为全球顶级基金高领资本的创始人,张磊致力于把时间和信念投入到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面对全球经济下行、战争困扰和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作为高校的学生,要立足于自己的最大可能性,明确当下的定位,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一步步去靠近理性的目标。通向未来的路,重要在人生的规划和韧性的培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规划的能力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极为重要,因此从学生一入师门,陈虹老师便会让他们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然后在时间的进程中,帮助学生去修订和纠正相应的计划,最后在毕业时取得满意的结果。在陈虹老师的影响下,“虹门”的学生对自己都有很明确的认知,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平衡,最后都能实现自己入学最初的目标。此外,社会不是乐园,人生更不是坦途,唯有坚持不懈和充满韧性的人,方能到达终点。对此,陈虹老师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锻炼健全体魄,形成乐观开朗的心态。当学生碰到挫折的时候,他总会关注学生在逆境中的成长,培养学生处理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他相信,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在学生成功道路中发挥着润物无声的效用,最终成就学生的未来。

师心拳拳厚爱殷殷

在给学生的一本赠书中,陈虹老师写了这样一句寄语:“洞悉世界的本质,找寻社会的连接,探索知识的边界。” “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不只是今天已有的知识,还有面对明天的智慧”,谈及对师门的印象,陈虹老师2019级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燕明莉这样说道。引导学生寻到未来人生的意境,领会长远深厚的人生智慧,是陈虹老师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

陈虹老师赠书给2019级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燕明莉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沟通和包容。”陈虹老师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掘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和不同背景,采取不同的教导和沟通方式,以引导学生展现独特自我,塑造面对生活的良好心态。

谈及读书,陈虹老师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技能,更是为了获取得到幸福的能力。“人生最好的时候当然是要用来读书。但读书不是简单地背法条,也不是简单地为了通过某种考试,或者找一份好工作。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去构建这个世界,去洞察这个世界的本质。”他这样说道,“读书的本质是让我们获得更健全的人格,去获得一种通向未来的能力,或者一种通向幸福的能力。”

为此,陈虹老师鼓励学生在培育法律专业思维和专业技能之外,也去培养一个长期的爱好或兴趣。“比如喜欢做饭,喜欢打篮球,喜欢写文章等,都可以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这些都属于能够让你获得幸福未来的能力。”陈虹老师进一步建议道:“在读书学习的同时,要多去经历感受社会的生活,要享受这难得的青春时光,去旅游,去勇敢地谈个恋爱,去做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尽力增加通往未来的确定性便成为了当下努力的方向。“怎么从不确定性来把握确定性,这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命题。”对此,陈虹老师回答道:“第一,我们要有韧性,要能够坚持,能屈能伸。如果个性太过刚强,未来遭遇一些挫折时容易被折断;第二,我们要有弹性,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高峰低谷。同学们理想中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之间存在差距,面对这种差距,需要相对开阔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第三,我们要有可持续性。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站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上进行人生规划。结合国家和行业的命运,以一种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的观念去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选择。”

陈虹老师不仅为学生提供着包含学业、情感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关怀,帮助学生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也践行着“到位不越位”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导师对学生的引导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不能像政府干预一样。例如面对学生遇到的情感方面的问题,该劝的劝了,该说的道理都说了,这时哪怕不认同,也要尊重他们作为成年人的判断和选择。”陈虹老师感慨道,“我到位了,但是我不能越位。到位不越位这个尺度真的很难把握,但是身为导师,在很多关键节点是必须要去敲打学生的,比如学业预警、毕业论文写作的各种重点环节、找工作的关键节点等。”

“赤诚奉献育虹门栉风沐雨教英才在教育这条道路上陈虹老师从未停止他精于理论重于实践以深厚的专业涵养独到的处世智慧和宝贵的人生经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在未来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必将在虹门精神的浸润下寻梦逐梦圆梦

                             (栏目策划:刘军

                               (责任编辑:谭凝

                                         (通讯员陆盈伶 王济安 郭艳艳


【采访后记

记得第一次见到陈虹老师,是在法硕中心举办的一次教师座谈会上,陈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出席,而我则作为学生通讯员旁听了该次会议。座谈会上,陈老师侃侃而谈,对法硕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发表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不凡的谈吐中闪烁着一名法律人理性睿智的光芒,渗透着为人师者深远的关切。那时我便感到,若能成为陈老师的学生,那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这次得知我们的采访对象是陈虹老师时,我的内心也是无比激动和期待,因为拥有了与陈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里,陈老师不仅详细地向我们阐释了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还讲述了许多与虹门学子间的“小秘事”,这些故事听来新奇又有趣,让我从中窥见了陈老师在教学之外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一面。

采访结束,陈老师又与我们洽谈许久,从学习到工作,从校园到社会,指出当今社会竞争之残酷激烈,叮嘱我们要做好长期的人生规划,在校园内努力练就过硬的本领以应对社会上未知的挑战。陈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倍感压力的同时又鼓舞了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采访者,不仅要“听故事”“写故事”,更重要的是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充实自我。见贤而思齐焉,则是我认为这些优秀教师榜样之于我们的最大意义。

——2022级研究生陆盈伶

陈虹老师(中)与采访记者202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陆盈伶(左)、202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郭艳艳(右)合影


Baidu
sogou